日前,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正式发布了2021年度工程勘察、建筑设计行业和市政公用工程优秀勘察设计奖获奖项目名单。兵勘院共有3个项目喜获奖项,包含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
中国石化润滑油北京有限责任公司53万吨/年润滑油搬迁改造项目试桩试验及桩基、换填地基、强夯地基检测工程项目荣获一等奖
中国石化润滑油北京有限责任公司53万吨/年润滑油搬迁改造项目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燕山工业区北京石化新材料科技产业园区B7-16地块,建设产能45万吨/年润滑油、8万吨/年防冻液生产装置及配套的仓储、公用工程、火车装卸栈台、生产指挥中心等生产、生活设施。
该项目涉及从地基处理和桩基工程的试验阶段到工程实施阶段的整个过程的试验检测工作。试验阶段采用多达9种试验检测方法为工程设计提供了客观可靠的试验参数,工程阶段严格按照规范执行工程验收标准,保证了工程质量。项目采用的分布式光纤应变测试能够对整根桩桩身内力进行全分布式的测试,此方法相对常规方法具有多种优点:桩身内力全分布测试、数据采集快速、测试数据准确可靠。我公司为国内为数不多的能够将分布式光纤应变测试应用于桩基检测并取得成功应用的单位之一。兵勘院掌握着桩基检测中分布式光纤应变测试的核心技术。经过多个项目的工程实践,为推动行业技术发展和进步。兵勘院作为主编单位编制的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基桩分布式光纤测试规程》(T/CECS622-2019)已于2020年3月1日出版发行。
多种检测方法的应用以及新方法新技术的工程应用,为日后多种试验方法进行综合检测提供了良好的示范及实施经验,为同行业提供了工程参考,在业内树立了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海淀区循环经济产业园—再生能源发电厂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混凝土灌注桩试桩试验项目荣获三等奖
海淀区循环经济产业园再生能源发电厂项目位于海淀区苏家坨镇大工村东侧,总用地面积27.75公顷,其中建设用地面积22.75公顷。为大型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厂区总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总投资概算15.25亿元。建设的子项工程包括301综合楼、焚烧中心区、烟囱、污水处理区、餐厨厨余综合处理车间、炉渣存放区等。
该项目岩土工程勘察采用工程地质钻探、原位试验、钻孔剪切波速试验、测绘等多种原位测试手段和多种室内试验方法,查明了建筑场地地基岩土层的分布、构成及其物理力学性质,为地基基础设计、地基处理、基坑支护设计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根据地基岩土层情况,地基基础方案进行了综合分析,按建筑物类型分别提出相应的地基基础方案,确定不同的基础设计、地基处理方法和基坑支护设计的有关设计、施工参数,为最终基础设计、地基处理方案设计、基坑支护设计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并提出了合理的施工建议。
该项目勘察在建设场地进行了人工挖孔灌注桩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单桩水平静载试验和桩身分布式光纤应力应变测试,准确地确定场地各土层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工程桩的设计提供了数据支持,满足了设计要求。采用的分布式光纤应力应变测试确定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设计参数的方法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对今后类似工程勘察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该项目是海淀区"十二五"期间的一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事关海淀区环卫事业的发展和城市环境水平的整体提高,对于确保海淀区城市安全稳定运行、更好地解决民生问题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建设和海淀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密云区传统村落古北口村古建筑群数字化保护工程项目荣获三等奖
该项目采用了多种先进仪器设备和多源数据融合创新技术,建立了古北口村文物建筑群多粒度精细三维数字模型数据库,开发了国内先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可扩展、易维护升级、跨平台的古建文物数字化保护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了古建筑群二三维信息一体化管理和应用。该项目取得了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证书并发表了相关论文。编写了《密云区文物建筑数字化勘测技术规定》,对密云区文物建筑数字化勘测标准进行了探讨。
该项目曾在中国测绘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上荣获2021年“全国优秀测绘工程奖”金奖。中国测绘学会是目前中国测绘地理信息专业范畴内,影响最大、最具权威性的学会组织。学会设立的“全国优秀测绘工程奖”,分为金银铜三个奖项,每年评审一次,是目前中国测绘地理信息专业对测绘单位开展的业务进行评价的最高级别奖励之一。